《序》很愛看書,熱愛文字,但看太多會忘記自己讀過什麼,於是今年想勤勞記錄自己與文字的邂逅與省思。
不限領域及書籍種類,只要有讀進腦裡、打到心裡,都會簡單寫下來。這是一種聚沙成塔的小趣味。
2024.10.27
●喜劇天王金凱瑞:“既然你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失敗,不如在一開始就去選擇你真正熱愛的事情”。
2024.10.26
●現代人的抗壓五裝備:睡眠充足→ 營養均衡→ 規律運動→ 身心放鬆→ 安排休閒→ 睡眠充足。
●正念呼吸法:這套呼吸練習法,是將思緒專注在當下的呼吸,遠離任何情感或對過去的懊悔,
遠離對於未來的憂鬱或恐懼,只專注在當下的吸氣和吐氣。吸氣7秒,吐氣11秒,重複3到5次。
— 臺大開放式課程:吳佳儀-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 。
https://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9S208/4
2024.10.12
●銀行(Bank)用語起源於義大利文的桌子(Banco),因中世紀歐洲的地中海商業繁榮有各國貨幣交換需求,
業者在市場擺桌子,將各國貨幣放在桌上進行兌換、交換、辨識真偽,因此義大利文的桌子輾轉成為銀行。
---原作者:紅林茂夫。出處:戴銘昇,銀行法講義,2024年8月版,頁22。
2024.10.06
● 陳聰富:「大家寫論文一定要想:你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而且這個論文主題要可以用一句話說出來。」
— 陳聰富(2019)。〈民法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技巧〉。
2024.10.02
●傅佩榮:「有人問我為什麼都沒架子,我說我又不是殘障,幹嘛需要架子」。
— 臺大開放式課程:傅佩榮-哲學與人生 。https://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4S103
2024.06.28
●康德的道德誡命:「人之為人,其自身即屬目的,不得僅以目的使用之。」
●黑格爾:「法的基本命令是,自以為人,並敬重他人為人。」
2022.09.22
● 陳雪:「不要歧視自己的出身,不要忘記自己的起點。」
2022.05.17
● 「我原本是打算研究貧窮,研究低收入者,研究【他們】。日子一久,我漸漸發現,
● 我揭露的故事是關於不平等,關於相對的富裕與貧窮,關於【我們】。」
— 新加坡社會學者張優遠,《不平等的樣貌:新加坡繁榮神話背後,社會底層的悲歌》,2021年12月。
2022.05.11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Daniel Gilbert:「人類頭腦最偉大的成就,是能想像現實範圍中不存在的物體與情節,
就是這種能力讓我們能思考未來。 人類的頭腦是一個預測機器,而【創造未來】是人腦工作中最重要的。」
2022.04.26
● 丹佐華盛頓:「如果你不曾失敗過,代表你從未盡力過」
(If you don't fail, you're not even trying.)
「你想獲得你不曾擁有的東西,你必須做你從未做過的事」
(To get something you never had, 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you never did.)
「當你在人生中不斷跌倒失敗,記住這點,往前跌倒」
(When you fall throughout life, remember this, fall forward.)
2022.02.21
● 韓國詩人金春洙:「在我呼喚它的名字之前,它只是一個姿態。
在我呼喚它的名字之後,它來到我面前,成了一朵花。」
2022.02.13
● 劉仲冬:「有些學者喜歡用艱深古怪的語言說自己也不太懂得外國理論,彷彿如此才能顯得夫子門牆高。
這本書不像一般通常的學術文章,作者躲在文字背後。她清清楚楚地談自己的讀書經驗、寫作動機、
研究的過程轉折、真誠的與讀者對話,一字一句都像她自己在娓娓道來。」
2022.02.12
● 康德:「許多陳述句除了具有無可挑剔的文法形式外,根本就毫無意義。」
2021.11.07
●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Niall Kishtainy寫的「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相見恨晚,內容超豐富又易懂!
重點是,譯者吳書榆翻譯超流暢、精準,文字讀起來好順完全停不下來,和徐麗松是同一掛的。
2021.10.27
●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的書,採用口述記實寫作方式,讀起來特別觸動人心。
午休時間,一邊吃大滷麵,一邊看「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越讀越哽咽。
哽咽程度達到80%時,立刻起身去刷牙,但整個下午還是好難過。希望這世界不要再有戰爭了。
2021.09.23
● 【上班十小時結束後,每到傍晚,我總是立刻衝出辦公室,飛奔回家,誰都別想阻擋我,
那些流言蜚語和你死我活的爭執,我早就不在乎了,你們去吵吧,你們去爭奪吧,
我都讓給你們,我心急如焚的,想回家見見這份「孵化中」的事業。】
--黃山料,《漂流青年》。
2021.08.30
2021.05.30
● 「活著的時候死了,有可能嗎?『社會死亡』(Social Death)是指被社會孤立、排斥、遺棄。
個人可能被忽視並視為『非人』(non-person),實際上就好像他們已經死了一樣。
在醫學死亡學領域是用來描述:年老且無可救藥陷入昏迷的患者,住院的只是一個軀殼。
在極度年 老時,或在心智和人格失常的合併疾病中,社會死亡可能先於生物死亡。」
--Darcy L. Harris,《Non-Death Loss and Grief : Context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2020, p. 57。
2021.05.13
● 「只要人們正直,任何烏托邦都有實現的可能!」
--奧地利知名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頁32。
2021.01.17
● 「如同諾貝爾獎得主Amartya Sen所說,貧窮造成的才華浪費令人難以接受。貧窮不只是缺錢,
而是沒有能力去實現人作為人類的所有潛能。非洲小女孩即使非常聰明最多也只能讀幾年書。」
--出自: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Abhijit V. Banerjee & Esther Duflo,「窮人的經濟學」一書。
這本書非常好看好懂,不只是理論而已,而是實際研究後,提出人類對抗全球貧困的建議方法。
2020.11.29
● 「速度帶來一種假象,讓人以為它能讓人爭取時間。單純的計算乍看之下相當合理;
做同一件事花3小時而非2小時,這樣就省下1小時。然而,這種計算卻是抽象理論,我們必須假設
1天中的每1個小時都是時鐘上的機械小時,具有絕對相對性。可是匆忙與速度會加快時間的腳步,
使它走得更快,緊張匆忙的2小時使一天時間縮短了。每一個片刻經過分割、填爆,都被撕裂了,
我們在1個小時中堆積出山一樣高的事物」。 ---《走路,也是一種哲學》,哲學教授斐德利克‧葛霍。
2020.11.10
● 莎士比亞:「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簡明為上)。
2020.10.21
● 「工具價值」是指該事物本身的價值,來自於其有助於滿足其他目的。例如:車子、飛機、國考書籍。
「內有價值」是指該事物本身的價值,不是來自於其他事物,而是其自己本身就具有價值。例如:知識。
身為馬克思所認為未擁有生產工具之無產階級,即賺取薪資的上班族們,在社會階層擁有「內有價值」嗎?
有趣的是,任何一位處於受薪階層者,其存在價值不就是因為他能滿足公司、機關、管理者的需求才存在?
所以領薪水的人,簡單來說,就是以自己的「工具價值」換取「金錢收入」;沒有薪資,就不必成為工具。
2020.10.05
● 台大哲學系彭孟堯教授的「知識論」非常好看!特別喜歡「羅素世界論證」這個假想,說不定是真的呢。
● 加州柏克萊經濟學教授的「不公不義的勝利」讀得我膽戰心驚,不公義的稅制,完全造就美國不公正的社會。
2020.07.17
● 淨空法師:「話講太多總是會講錯話,很容易造口業,所以話盡量少。縱然心還不清淨,起碼口業清淨。」
2020.06.10
● 西蒙波娃:「He is the Subject, he is the Absolute — she is the Other.」。當然這是反諷法。
2020.05.17
● 蔣勳:「我喜歡《小滿》兩個字,很喜悅,很自信,卻也很謙遜,很謹慎;
對自己的存在很滿足,卻沒有囂張喧嘩。」— 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
● 張西:「在一生的輾轉裡,有些人的出現是為了調整你,而不是留下你。」— 你走慢了我的時間。
2020.03.27
● 政治哲學家描述的古非洲社會:「如果你沒有主人,野獸會吃掉你」。成為奴役,或成為食物。
2020.02.09
● 叔本華:「人們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作是世界的極限。」
2020.01.21
● 釋迦牟尼:「拋棄階級與地位的界線,每個人都能成為社會中平等的成員」。
--出自美國Montana 大學法學教授Paul Gordon Lauren ,「國際人權的發展」。這本書超好看!
2020.01.10
● 柏拉圖:「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
真的,別再自暴自棄的說「誰當選都一樣啊,沒差』這種話了!讓糟糕的人當選,超級有差好嘛!=.=
2019.11.08
● 龍應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2019.09.21
●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是我這兩天愛不釋手的新書,
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第14世達賴喇嘛」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相聚時的對話,
以佛教與基督教不同的角度,探討人生共同的永恆議題—喜悅,文字間讓人感覺福至心靈。
2019.09.20
● 近日偶爾空閒時,都在拜讀80歲修行者阿姨贈閱的佛書,裡面滿是阿姨漂亮字跡所寫心得筆記。
2019.08.20
● 近日開始拜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版本,最廣為流傳;
玄奘法師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其中四句偕較接近藏譯版本。
鳩摩羅什法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玄奘法師:「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藏譯版本 :「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
或許佛教經典「金剛經」與法國哲學經典「存在與虛無」,某些觀念及道理是相通的。
只是二者都極為深奧,目前能讀懂的意涵,不及千分之一。追尋真理之路,依然漫長遙遠。
我特別想知道,此生軀殼形體消逝後,靈魂是否仍存在?若真有平行宇宙,意識與現象如何變動?
如果靈魂會隨著肉身消失,那麼所謂的「存在」與「時空」又是什麼關係?「我」是真實存在嗎?
如果靈魂可獨立於軀殼之外而長存,是否意謂著逝去的親人,未曾消失?只是轉換多維空間而已?
2019.08.19
●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尚-保羅‧沙特」寫的「存在與虛無」,文字密密麻麻,語意不好懂。
2019.07.28
● 台大陳聰富教授:「通常給你錢的人會改變你,他要求你做什麼,你要他的錢,就會照著做,
而你原來的理想就不見了。例如:老闆叫你設計一個病毒,你就設計,為了拿到錢,
便不會管它將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在做什麼。」
2019.07.13
● Tara westover:「我們根據他人所給予的傳統塑造自己的人格,而我們對這種傳統無知無覺,
也許是故意不加探索,也許是無意識忽略。我漸漸明白我們聲援的中心概念只有一個宗旨,
就是物化他人、殘暴對待他人。因為助長這種概念比較輕鬆,因為保留權力就像通往成功。」
--出處:泰拉‧維斯托,《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Educated),
愛米粒出版,2019年5月初版,頁206。
2019.07.01
●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Educated)是2019年必讀好書,荒誕又驚奇的真實人生,劇情毫無冷場。
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奮鬥的勵志書,而是客觀剖析成長歷程的奇幻之旅。
可惜初版封面實在不討喜,看起來太像自傳、科普之類的芭樂書,無法凸顯此書的深度與質感,太可惜了。
2016.06.07
● 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時時反思自己,重建結構的磚牆。
過去有些同學跟我說,社會學學得越多,越感到無力。課堂上談到的問題,父權、種族歧視、階級不平等,
感覺都是我們無力改變的巨大結構。要記得,我們從來不是自外於『結構』,我們就是『結構』的一部份。
如果結構像是一道牆,這道牆之所以被築起,是因為每個人都貢獻了一塊磚,
也就是說,結構之所以延續再生產,是因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習焉不察地『做性別』、複製種族刻板印象、
漠視階級不平等。牆既然是人們打造的,當然也就可以由人們拆除、重建。
改變絕非一蹴可幾,但絕對是可能的,讓我們一塊一塊磚頭地來吧!」
2019.05.27
● 吳若權:「當你有更遠大的目標時,就不會受困於現在的憤怒。
你不會在意別人,因為知道自己志不在此。你會長出自信,變得無懼。」
2019.05.13
●「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是很有趣的上下冊套書,可惜紙張質感太粗糙了。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把世界上的人都分成兩種,另一種人則不會這樣」,完美詮釋我群與他群的意涵。
2019.04.28
● 星期日早上發燒38.3度,打針完昏睡2小時,醒來依然頭很痛、身體很不舒服,整天昏昏沉沉、直冒冷汗。
不過我還是看完「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整本論文寫作聖書,寫得太好,內容精簡超實用。
2019.03.22
●「霍金大見解」字體行距也太大了吧?一頁沒幾個字。
2019.03.18
● 再讀臺大藍佩嘉教授寫的『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自序,文字優美真誠嘆為觀止。
用詞艱深卻毫不賣弄,一句一詞都是專業名詞,但閱讀起來特別順暢愉快,像是精彩有趣故事書的學術專書。
2019.02.20
● 人性尊嚴的「社會承認理論」比古典說法更有說服力,只可惜依然無法建構一個明確的正面定義。
2019.02.16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是很有趣的句子,即使從左往右唸,也是同樣的句子。
在蔡志方教授的期刊論文裡看到的,可見「語言」真的是很高深的學問啊!
2019.02.15
● 蔡文輝教授的書好好看喔,睡前一不小心就讀了60頁,而且把「社會學的想像」形容得好清楚呀。
● 「知識的不正義」一書,立基於哲學、人類學的思辯,比純粹法學論述更有“思想的根”,更能說服我。
20189.01.27
● 「資本主義經濟學及其社會學」光是推薦序+導讀就多達140頁,我到底買了什麼書啊?
2019.01.12
●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寫得好好,完全把交換價值、使用價值講得非常生動,比法律書還清楚。
●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不適合半夜2點很疲憊的時候閱讀,因為知識領域很廣、資訊太多了。
2019.01.11
● 司法院許宗力院長:「同理心包含對每一個人平等的尊重,以及設身處地想像他人處境的能力。」
● 金恩博士:「我們能不能好好相處,拜託,我們可以在這裡好好相處的,我們可以好好相處的,
我的意思是,我們全部都會困在這裡好一陣子,好好努力解決問題吧!」
2019.01.03
● 「家事法官沒告訴你的事」看20幾頁就決定換本書來看,感覺是記錄心情,而不是實務操作獨門秘技。
2018.12.11
●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即1使到1999年,原住民有大學以上學歷者仍不到3%,不到漢人比例的1/3」。
多麼驚人的數字,距今不到20年呀。到底原因出在哪? 教育資源分配? 城鄉差距? 家庭經濟? 文化差異?
2018.11.12
● 臺大藍佩嘉教授:「當時,真的覺得很難,但慢慢的,真的變的比較容易。
所以,你要對自己有信心,一步一步可以走過去,你也要對自己溫柔而寬容,
承認自己的虛弱,可以讓身體更加柔軟,穿過各種瓶頸。行路從來不易,但我們轉身看見昔日的足跡,
驚訝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的路,向前展望還有許多不同的風景。於是我們大吸一口氣,微笑歌唱繼續向前去」
2018.11.11
● 馬克思&恩格斯:「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
2018.11.10
● 愛因斯坦:「一個人如果每天做同樣的事,卻想要改變自己的一生,那是發瘋的前兆。」
2018.10.26
● 「臉部回饋假說」雖然有道理,但似難說明為何笑臉迎人、看似陽光開朗的憂鬱之人,並未真的感到開心?
2018.09.28
● 臺大社會系藍佩嘉教授寫的『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是我看過自序寫得最動人的書。
2018.09.21
● 台大新聞所林鶴玲教授:「社會結構的力量不意味個人絕無掙脫的可能,而是掙脫此結構限制的可能性很低。」
2018.09.11
● 台大城鄉所畢恆達教授寫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一書,果然是研究生必備的好朋友啊!
2018.08.27
●「人類大歷史」說,人就算靜止不動,大腦也會消耗身體25%能量,比黑猩猩多出好幾倍。
瞬間可以理解為什麼讀書或用腦的時候,肚子特別容易餓了。
2018.08.24
●Arthur Schopenhauer:「We want what we will,but we don't will what we want.」
2018.08.05
●張曼娟:「不要再怪世界對你不好--如果世界真的對你不好,你根本活不到現在。」
2018.08.03
●非洲諺語:「拉拔一個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
2018.07.20
●腓特烈二世說:「不論你們要思考多少、思考什麼,用理性去思考吧!但是要服從!」笑屎,古人也會練肖喂。
2018.07.17
●「第三人休克損害」也太難舉證、判斷、衡量了吧?
2018.07.16
●「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譯者序就已經滿精彩了,開宗明義直接指出其他翻譯版本的錯誤。
2018.07.05
●「不得立法侵犯:蘇利文案與言論自由」真是一本讓人忍不住繼續翻下一頁、停不下來的書。
2018.06.26
●「平均數」是統計學的完美陷阱。誠如鄉民最愛講的:「你爸和你媽平均各有一個XX」是一樣的道理。
2018.06.24
●星期日加班完,看「天龍八部」真舒壓,不過是指王澤鑑大法官的民法,不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啦。哈~
2018.06.15
● 德沃金:「政府不能使人民因其無法選擇或不可控制的機運(luck)而受到歧視,因為平等義務要求,
不管一個人先天的性別、種族、才能或身體狀況如何,也不管他/她後天的出身、階級、經濟條件為何,
政府都必須把每一個人的人生的成功、每一個人作為人的內在價值,視為同等重要。同時,平等義務也要求,
政府須尊重每個人的自主選擇,除非他/她的選擇是被其他人所強迫,否則就得為其自我選擇負責。」
---莊世同,論平等與法治:評司法院釋字第728號解釋女子不得為祭祀公業派下成員案,
收錄於《追尋社會國: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P155。
2018.05.13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tiglitz:「儘管市場力量影響分配不均的程度,但政府政策卻會塑造那些市場力量」。
2018.05.05
●「我跟你之間不可以發生感情,這樣將來離別的時候,就不會難過了」-- 我的男孩。
2018.04.20
●和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Stiglitz的「不公平的代價」一書,實在是相見恨晚啊!
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書,很幸運在圖書館不經意路過經濟學那一區時,隨意拿起來翻閱,竟然挖到寶呀。
2018.04.02
●我在2017年1月19日閱讀隨筆曾寫過:羅爾斯正義兩原則的「差異原則」能否作為支持婚姻平權的理由?
剛剛發現2016年6月已經有台北大學法律碩論就是寫「從羅爾斯的正義原則談同性婚姻的可能性」,
啊哈,這方法真的可行,不是我一個人天馬行空而已!真的有人寫出來了!且有1558次點閱、141次下載。
我覺得羅爾斯非常百搭,如果從「羅爾斯正義論+經濟學寡占市場」去研究「訴訟經濟」或「舉證責任分配」,
應該可以在非常衝突的理論之中,找出最有說服力的平衡點,然後再加上統計數據分析,作為支持見解的證據。
2018.03.25
●星期日凌晨3:40,起床閱讀刑法,特此紀錄。不過法條超白的,完全證立超過1年沒讀法條的事實。
2018.03.23
● 美國法學家H.Lummis:「在法官作出判決的瞬間,若被別的觀點,或被任何形式的外部權勢、壓力,
所控制或影響,法官就不復存在了。宣布決定的法官,其作出的決定,哪怕是受到其他意志的微小影響,
他也不是法官。而法院必須擺脫脅迫,不受任何控制和影響,否則他們便不再是法院了。」
—The Sociology of Law:An Introduction(Roger Cotterrell)
2018.03.20
2018.03.12
● 黃榮堅教授:「人對於現實的不滿情緒,來自於比較(分別心),而不是對應於現實生活條件的本身」。
2018.03.10
● 最近很熱衷閱讀法學方法論、法理學方面的書,一直很想細讀辰股法官送的「中國哲學19講」,
但以我目前的程度及知識範圍,完全撐不起那樣廣大精深的文字意境。等趕完法研所報告再來拜讀。
2018.02.27
● 吳從周教授認為就民事法官懈怠案件之進行,宜比照德國「不作為抗告法」草案及通說,
應准許當事人類推適用我國民訴第187條提起「不作為抗告」,此方法確實對民眾權益更有實質保障。
2018.02.20
2018.02.18
●黃榮堅教授:「當人們在監所外的生活喪失其尊嚴時,就是刑罰完全無效的時候」。
2018.02.17
2018.02.16
●「抽象危險犯」還真的是最節省犯罪認定與追訴成本的犯罪結構呢,哈!
2018.01.22
●「哈伯瑪斯的法律哲學」實在是太難啃了。一堆雙引號,整篇都是重點反而沒有重點了。
2018.01.17
● 德沃金對人生價值區分為:工具價值、主觀/個人價值、內在價值,此三分法雖有道理但總覺有偏頗。
● 美國哲學家Ames Rachels:「一個人生命的整體價值,是其個人價值與其社會價值的總和。」
個人覺得此見解很有說服力且很合理,重點是,把「工具人」、「利用價值」完全美化並賦予生命啊!哈!
2018.01.16
● 德沃金的「泛公平原則」很有道理,但套用在現實生活中,難免覺得事與願違:
「人必須為自己的真正選擇負責,但不應該由於那些與自己選擇無關的因素,而處於較不利的處境」
2018.01.15
●「以平等為本的自由主義—德沃金法政哲學研究」沒有想像中艱澀難懂,甚至有些文字非常溫潤打中我心。
人的尊嚴在於自己的生命具有客觀獨立的重要性、是目的自身,以及有資格承擔讓自己的人生成功的責任,
與哈佛教授Michael J. Sandel在「錢買不到的東西」的說法相同,且可反駁經濟學家「市場優於排隊理論」。
隨著文字的開展,我看見了靈魂的色彩。長期以來我一直感到非常困惑不解的迷團,好像找到了方向之一。
2018.01.14
●陳永龍-情書:「再笑一笑,一笑就走了。在曾經同向的航行後,各自曲折,原來的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
2018.01.10
●凌晨2點半拜讀「李震山大法官不同意見書」,內容振奮人心,精彩到我整個人都醒了。
2018.01.08
●「情緒勒索」實在太實用了,我是直到這幾年才學會劃清界線、闡明自身需求,但仍在努力學習中。
2017.12.19
●清晨5點30分起床讀書,室內才21度好冷啊!在「既判力遮斷效的範圍」這裡卡有點久。
2017.12.16
●「荷蘭不唬爛」實在太好笑了,作者文筆幽默風趣。因為某人在荷蘭留學過,我才特地找來看的啦。
2017.12.06
●華語詩人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塗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2017.12.01
●「我願意為妳朗讀」後半段的後勁太強了,特別是讀到漢娜在獄中學會寫字的橋段,立刻飆淚。
作者寫到這裡明明文字非常平鋪直述,但讀起來卻令我情緒很滿、有東西堵在胸口,非常傷心難過。
2017.11.29
●「古典犯罪理論」、「新古典犯罪理論」、「目的犯罪理論」其實也還好,沒有那麼難嘛!
2017.11.26
●「我願意為妳朗讀」是一本優質法律文學愛情小說,但難以想像漢娜為了隱藏自己是「文盲」,
竟然寧願承認本可以脫罪的罪名,很不可思議。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守護到棺材裡的秘密!
2017.11.23
●公法是「分配正義」,私法是「平均正義」,契約則是「交換正義」,真的是這樣嗎?沒有例外嗎?
2017.11.22
●「銀行法」滿好玩的,特別是利息計算、犯罪所得應否扣除手續費等爭議問題,非常有討論價值。
●最高檢檢察官講話好好笑,直接點出民事訴訟冗長又沒效率,債權人只是空歡喜根本討不到錢,超好笑的啦。
2017.11.16
●柏拉圖:「最公正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這論點反面來講並沒錯,最不幸福的,就是最不公正的生活。
●邊沁:「正義就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但如何與多數暴力做區別?如何解釋少數人也有少數人的正義?
2017.11.15
●「不動產借名登記」實務學說並無定見,不僅定義、性質略有歧異,特別是外部關係效力更是百花齊放。
我國實務傾向保護物權登記公示效力,避免鼓勵脫法行為,且借名登記舉證極困難,故能討回房地者甚少。
2017.11.13
●「動物農莊」真是一本偉大的嘲諷文學,非常發人省思!
2017.11.12
●「美麗新世界」看得我怵目驚心,從受精卵、嬰兒時期就被制約,一輩子都在假面和平的國家社會制約之下,
沒有個人獨立思想、不能違反教條、自己不屬於自己、不容許獨處及個人自由,好可怕的「烏托邦」。
●「大法官解釋」雖乍看八股,但細究其精神很有邏輯與道理,至少今天看到的社會保險議題是這樣!
2017.11.08
●邱聯恭教授在「爭點整理方法論」對於法官闡明權有非常溫暖又富有人性化的解釋及說明,重讀更有收穫。
●王皇玉教授的「刑法總則」讓我想起喜歡刑法的初衷,不只是硬梆梆的學說理論,而是有靈魂的正義感。
2017.11.02
●哈佛法學院教授「麥金儂訪臺演講集」圍繞「性平等論爭」議題,讀完彷彿看見另一個很有趣的新世界。
●郭書琴教授在「法律人類學」提到許多很有趣的觀念,特別是「常民」一詞,就是「法律人」的反義詞。
2017.10.31
●「人生複本」絕對是我2017年讀過最難忘的科幻哲學小說,劇情曲折離奇又非常發人省思,太不可思議了!
2017.10.25
●拜讀前大院長寫的「證券交易法」,頓時覺得這真是一門有趣又有學問的法學領域,但實務認定太分歧了!
2017.10.15
●離婚制度演進滿有趣的,從羅馬天主教的「婚姻不解消主義」、「有責」、「破綻」到「協議離婚主義」,
還有「乾淨手原則」,及國家司法審查控管私法自治契約自由,二者間的衝突與調和看來仍會持續進行。
2017.10.04
●日劇Code Blue白石醫師說:「我要走自己的路,不管別人怎麼說!」
2017.10.01
●熬夜準備「法學英文」報告,翻譯「美國法律期刊論文」深刻感受到了蝸牛爬格子的時空差異性。
●拜讀台大黃榮堅教授的「靈魂不歸法律管」,從文字讀出這是多麼有智慧、幽默謙虛、飽讀詩書的靈魂!
2017.09.29
●陳欽賢法官:「如果我們不能思索,那就閱讀吧!或許有那麼一天,
我們真的可以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然後不知不覺已經走在我們想去的路上」。
2017.09.21
●今天閱讀的「法律闡釋論」引用許多楊仁壽院長寫的「法學方法論」,那我就直接看楊院長寫的不就好了?
2017.09.14
●蘇永欽大法官的邏輯層次感也太好了吧!陳新民大法官真的很愛引經據典,好像在看古文觀止、英美文學耶!
2017.09.13
●用「迴歸模型」統計分析法院酌定慰撫金之各項因素、影響、可預測性,簡直是法律與經濟學的完美結合!
2017.09.07
●一直以為【原住民】在現今社會已不再受到歧視,就如同客家人、外省人、河佬人,我們都是一樣的存在。
但讓我非常訝異錯愕的是,在2017年我國原住民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各種歧視,遠遠超乎我們想像。
很難想像各種字眼及偏見,會強加在充滿生命力、創造力,造就偉大運動員、音樂人的臺灣原始民族身上。
因為居住台東這麼多年,我真心喜歡原住民的樂觀純樸、幽默開朗,也因為台東對於原住民文化相對友善,
直到今天的新聞事件及許多不可思議的推文,我發現歧視一直都在。歧視,源於不瞭解各民族的傳統文化。
2017.08.20
●「一九八四」真是經典好書,特別是徐立妍翻譯版本特別好,1948年寫的書,現今讀來毫無違和感。
2017.08.09
●王皇玉教授:「廚師做菜不會先要求他自行打造一把菜刀,何以原住民打獵必須先『自製』一把獵槍?」
2017.07.23
●「橋上的孩子」據說是陳雪描述自己的童年故事,非常喜歡她的文字表達出來的各種意境、溫潤、自省。
2017.07.22
●「永別書」是典型作者自言自語、碎唸呢喃,視角很特別,內容充滿黑色幽默、哲思,還有黑暗撕裂。
2017.07.21
●「做工的人」讀起來很真實,把工地師傅生態描述個淋漓盡致,值得「坐辦公室的」略讀以瞭解工地疾苦。
2017.07.10
●哈佛教授Michael J.Sandel:「生命中某些美好的事物,一旦被轉化為商品,就會淪為腐化或墮落」。
2017.07.05
●「借名登記」、「爭點效」持續有論文出現,感覺好像很重要,但實務個案運作起來總是有模糊地帶。
2017.06.25
●「對待給付判決」根本就是兄弟獨創見解,實務運作應該算是非常罕見,特別是上訴時感覺好容易凸槌喔。
2017.06.24
●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盧凱彤:「我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我的音樂不完美,但有了妳誰還需要完美。」
●HOCC:「最『完美』的世界,就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勇敢坦誠地做自己的世界。」
2017.06.21
●刑事訴訟法的「無害錯誤法則」立意滿好的,但我國實務運作起來,好像有諸多其他考量,結果不如預期。
2017.06.18
●「Because I want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to be good,you have to be good,maybe the best.」
2017.06.03
●文化資產之所以具有價值,是由於人、社群文化與建築間的對話關係所致。我一直都沒有想過,
原來樂生療養院不僅牽涉古蹟文化資產保存利益,更包括樂生院民社群文化的自我認同、尊重多元價值。
●跟安妮手寫趣:「臉書其實是一種別人生活的窺探、一種刻意的展示舞臺。臉書上所看到的,
是他想讓你看見的,但不見得是真實的。」其實臉書某程度而言,就是現代人孤獨寂寞的總和!
●馭風28000公里在地表飛行:「接觸單車才發現,原本坐車都嫌遠的地方,原來這麼近。」沒錯,中肯淚推!
2017.06.01
●Sigmund Freud談到「口誤」的隱藏意思,以前讀起來覺得很有道理,怎麼現在讀起來有種腦補的感覺?
2017.05.24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是婚姻平權的一大步,但之後立法裁量會直接修改民法、另立民法專章,
甚或另立專法,可能還有得吵了。若直接拖過2年,也不失為一個不積極但可期待的理性選擇。
反正立法機關逾期未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者,相同性別二人為成立永久結合關係,
得依民法婚姻章之規定,持2人以上證人簽名之書面,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滿乾脆的!
2017.05.21
●巴奈:「真心要違法的,會將法律設計好,好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2017.05.14
●「確認債權不存在」與「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雖為二回事,
但又好像沒那麼壁壘分明,當事人間的攻擊防禦方法並不影響舉證責任之分配。
2017.05.09
●「民事訴訟法之研討19」裡面真是砲聲隆隆,特別是高分院女庭長講話好直接,直接點出報告內容數個缺點。
美國的law and society學派似乎非常有趣,法律人類學也非常有趣!好多東西都好好玩耶,想再讀更多更多。
2017.04.30
●「公門菜鳥飛」點出我國公家體系萬年陋習、酬庸制度、做人比做事重要、人才或奴才搞不清楚等公家文化,
不少人剛踏進公家體系時滿懷熱忱,但當服務熱忱變成不合群與異類,當改革建言變成狗吠火車,
有多少人能堅持到最後勿忘初衷,且沒有被驅逐到體系外?又有多少人到最後選擇沉默,度一天算一日?
2017.04.27
●哲學家提出的「個人同一性」滿有趣的,也就是探討人的跨時間同一性,在兩個不同時間點的同一個人。
●德國人所謂的「撒拉米技倆」很像民訴原告常用的伎倆,不一次講完全部請求,而是一個一個補充追加。
2017.04.26
●大法官的不同意見書遣詞用字很直接耶,甚至酸多數意見沒在怕的,笑死我了,好有鄉民的fu喔!
了不起,負責! →(最近時事酸民梗)
2017.04.09
●拜讀陳惠馨教授所寫的「葉永鋕案與性別的關係,一個法律人的觀點 」一文,有被深深打動。
●台大經濟系駱明慶教授發表的『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 多元入學的影響』論文,
個人以為很貼切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家發表的鉅作「財富大逃亡」所述的實情。
2017.04.08
●我誠摯為個人萬年無知感到抱歉,因為向來認為「身分法」只是小情小愛,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其實身分法才是最貼近每個人無法切割的家庭親情關係、最緊密複雜的各種愛恨情仇關係。
「離婚損害」與「離因損害」的區分必要,「破綻主義」的調和作用,很有趣又有深度!
2017.04.02
●刑法「錯誤」真的好錯誤,完全想不起來以前為什麼最喜歡刑法?
2017.03.31
●超愛女歌手程璧唱的「 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意境很美,她唱的不是歌,是詩:
「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比如低頭看魚,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離開,浪費它們好看的陰影。
我已經虛度了世界,它經過我。疲倦,又像從未被愛過。
但是明天我還要這樣,虛度,我還要這樣,
我想和你互相浪費,一起虛度短的沉默,長的無意義,一起消磨精緻而蒼老的宇宙。
2017.03.30
●「合建契約」之定位及法律性質,原來如此。
20107.03.28
●拜讀許宗力司法院長最近發表於台大法學論叢之「大法官解釋與社會正義之實踐」期刊論文,
隨著文字的累積,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特別在於「階級平等」這一區塊,他提到:
「高分院判決寫:『公務員須經嚴格國家考試及格,始能取得公務員資格,其素質一般較勞工為高』。
從公務員『素質一般較勞工為高』一詞,可充分感受到法官對勞工階級的歧視」。
我就曾親耳聽到超過10個以上的法官及司法人員講出「公務員素質較高、勞工素質較差」之類的言論,
每次聽這種言論,我不禁想:「你確定你素質較高嗎?高到如此不尊重他人,且歧視人而不自知?」
或偶然在我國司法判決看到「當事人畢業於XX、身為XX、任職XX,雙方均為社會上之"菁英"」,
很難想像有基層法官會寫出充滿「菁英主義思想」文字,是直接將人民區分為貴族與庶民嗎?
從許宗力教授之前的書籍言論,可感受到他向來都是有理念、尊重人權的法學教授,而非「法匠」。
衷心期盼他在司法院長任內,可以大力推動貫徹其法治人權思想,從上而下落實到平常被忽略的角落。
20107.03.27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真是讀起來胸口很悶的書,一向不喜歡日本男尊女卑、女性物化的文化,
其實完全無法理解生長在日本這麼壓抑的民族性國家是什麼感覺;更遑論身為日本女性是什麼感覺。
其中「東電OL的厭女症」章節,雖然東京大學教授以社會學、心理學分析社會新聞當事人的心理,
姑且不論邏輯是否怪怪的,但整篇只看到因為「社會整體性別歧視產生的不平等差別對待」的苦主,
然後苦主因為無法成為父親眼中優越的女兒,轉而產生「自我懲罰的願望」,以傷害自己身體的方式,
對這整個匪夷所思的社會歧視、性別不平等、父權主義、母權低落做出消極卻又形同慢性自殺的反抗。
我的疑問是,「弱勢族群除了被社會主流價值馴服,有無其他選擇?特別是該主流價值根本是錯誤的!」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社會主流價值是一回事,但自己怎麼想才是最重要吧?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
許多人會誤認「和大家一樣成為多數才是正確的、是安全的」,但這根本就是訴諸群眾的邏輯謬誤。
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出生的國度、社會、種族、文化、膚色,但能選擇要不要做自己、要不要快樂!
不明白的是,為何許多日本女性會甘願成為男性的附屬品、以男性眼中的價值來評定自己的價值?
不論日本法治教育、人權思想是否夠先進,可惜顯然仍不足以消弭其社會存在的性別歧視。
2017.03.26
●陳綺貞-魚:「帶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它,讓它捧著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揮灑。
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別讓我飛,將我溫柔豢養。原諒我飛,曾經眷戀太陽。」
據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鐘,原來,我也是魚。
●諾貝爾經濟學家「密爾頓.傅利曼」在「資本主義與自由」關於所得分配有非常精闢的見解:
「在市場社會裡,按生產價值支付的主要作用不是分配所得,而是配置資源。
人們之所以和別人合作,是因為這樣能更有效的滿足他們自己的需要。
若要讓各種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就必須按生產價值支付,對自由社會而言,這也是必須的。
你能任意擺佈沒生命的東西、你能強迫人們在某時出現在某地,但你無法強迫人們付出其最大努力。
以《強制》取代《自願合作》,會改變可以被利用的資源數量。」多麼符合人性富有說服力的資本主義啊!
● 閱讀「論殺戮」這本書的動機,純粹因為此書有台大法律系李茂生教授推薦背書,今天快速翻完一遍,
對於其中「疲憊的重量」、「一般士兵承受的壓力、作戰疲憊與作戰效率關係圖」,真是心有戚戚焉。
此觀點運用在工作也滿契合的,工作效率的輸出並非永恆直線狀態,會隨亢奮及疲憊交錯而呈現拋物線。
2017.03.25
●我國「破產法」對一般自然人而言,是非常詭異的存在!依照目前司法實務見解,幾乎只有聲請駁回一途。
因為除非債務人完全沒有任何資產,窮到一個極限,終其一生完全不能清償債務,才能准許破產,
但所謂「毫無資產」,不只包括「財產」,還要包括「信用」、「勞力技術」,全部都是負的才能准許破產。
很難想像一個還生存在世、有工作能力的一般債務人,其「信用」及「勞力技術」都是0吧?實務能舉例嗎?
95%債務人即使「財產」確實為負的,債務大於資產,但幾乎會因具有「信用、勞力技術」隔絕在破產門外。
最弔詭的一點是,縱使債務人真的近乎植物人狀態,「財產、信用、勞力技術」均為負的,不足清償債務,
也會因為無力支出「破產管理人報酬,及破產財團之管理、變價及分配所生之費用等財團費用」,
而被宣告「無破產實益」,照樣駁回債務人聲請破產(此為多數法院駁回聲請破產的主要理由)。
目前一般普通自然人,只要還有機會賺錢的,不准破產;窮到一個極限的,無破產實益,照樣不准破產,
破產法制度目的看似開放所有債務人有免責機會,但實質上,似僅富人及法人才有機會通過法院標準吧?
星期六一邊吃蛋捲一邊查全國破產宣告裁定,越看越覺得,司法與人民情感會如此疏遠,不是沒有原因的!
2017.03.24
●晚上很認真看完總長3小時38分的「憲法法庭言詞辯論」,這真是一場高水準、高層次的知識饗宴,
立刻成為詹森林大法官的鐵粉,決定要拜讀他寫的每一本書,他整個人閃閃發光,連講話都是光啊!
另外也很喜歡羅昌發大法官、林俊益大法官的謙遜沉穩態度,感覺就是2個很溫和nice又認真的教授。
至於張文貞教授、廖元豪教授的臨場邏輯思辨,實在讓人太驚豔了,特別是張文貞教授超穩的。
李惠宗教授的結論雖然與我期待的不同,但至少他從頭到尾說理明確,非常秉持法學方法論的論述邏輯。
反而陳愛娥教授讓我好失望,她整場都在迴避表達個人立場,即使被2位大法官要求表明,她照樣迂迴惡逃。
相形之下,邱太三法務部長的傳統保守立場,雖然讓人很傻眼但卻很一致,就是「考考妣妣」嘛!囧~~
2017.03.22
●陳雪:「愛情裡最美的誓言並不是白頭到老,生死與共,
而是,但願我有能力讓你在我身邊依然感到自由,也期望我足夠堅強,能夠讓自己在愛情裡也感到自由。」
這段話的意境,和劉若英寫的「我敢在你懷裡孤獨」,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2017.03.21
● 稻草人謬誤(straw man fallacy):
將別人的意思扭曲成不合理的論點,再針對扭曲後的論點,予以攻擊或反駁。另一種層次的意思是,
將別人紮成一個毫無反擊能力的稻草人,在背後惡意攻擊,但別人不知道受到汙衊,因此根本無法反駁。
這是社會上最常見的「挑撥離間」「扭曲黑白」案例,也是最可惡的一種。只能考驗旁人智慧、賭人品了。
2017.03.20
● 訴諸暴力的謬誤(Appeal to force)的論證結構:
「如果你不同意X的話,那麼Y就會發生。你不想讓Y發生,所以你會同意X。因此得證,X是正確的。」
此種謬誤分佈各地,原則就是不讓別人發揮原本自己的想法,透過言語、權力、或可能後果讓人備感威脅。
社會職場上很常發生,例如主管可能說:「如果你不乖乖配合的話(無薪加班、被坳、性騷擾等),
你就會被開除,我想你應該不想被開除,所以你應該要好好配合」。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訴諸暴力的謬誤!
● 訴諸憐憫的謬誤(Argument from pity)的論證架構:
「S提出了要求X,S的處境堪憐,因此X是正確的。」這完全是職場最常發生的「裝可憐」案例。BJ4!
● 訴諸群眾的謬誤(Argument from the people)的論證架構:
這幾乎是90%的人都會犯的錯誤,「很多人都這樣說,所以一定是對的」、「X受歡迎,所以X是可信的人」
非常典型的「三人成虎」案例。其實這是最常犯的錯誤,卻又最容易被忽略的謬誤。包括法律人士亦然。
2017.03.19
● 南非憲法法院的判決說:『輿論如果有決定性的效率,那麼憲法法庭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國不少法律人認為婚姻平權必須等待民意水到渠成才能立法,相較於南非判決的寬容,不覺得很諷刺嗎?
2017.03.18
● 「演繹推理」將規則套用到個別情況,再得出結論,正確度當然無庸置疑。
「溯因推理」則是先知道規則、結論,再反推回去套用在個別情況,雖然可能正確,但並非一定為真。
這是很常見的問題啊,就是先射箭,再劃靶心,雖然可能準確,但邏輯上終究有破綻。
2017.03.17
● 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針對尋找賓拉登所發表的言論,乍看很官方語言,其實非常有道理且百搭:
「我們知道有些東西是我們知道的。我們也知道有些東西是未知的,而且我們知道它是未知的。
我們知道有些東西是我們不知道的,但是也有些東西,我們不知道自己並不知道」。
2017.03.16
● 教科書寫的「法定租賃權」細節,比我想像中的少很多,而且幾乎都是引用最高法院判例。囧。
●好一個「法律行為雙重瑕疵」,光看這名詞整個人都快變成瑕疵了。
2017.03.15
● 翻閱借回來的「我的違章家庭-28個多元成家故事」。可以想像這世界嗎?
有一群單身的成年人,各自有深愛的人,卻一直無法結婚,
只因為他們是「同樣性別」的人,這就跟古代禁止「同樣姓氏」的人結婚一樣荒謬。
20年後再回頭來看當代社會的禁錮,肯定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下星期五(3/24)祈家威釋憲案實在太關鍵了,我國大法官究竟能否先進開明的守護人權,
或受到道德風俗的牽絆制約,不論結果如何,這號解釋註定為我國「同志法學」打開一扇窗。
2017.03.11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徹底推翻宇宙存在「絕對靜止時間」、「絕對空間」的概念,
所謂時間並非完全獨立於空間存在,而是會結合形成所謂的「時空」,甚至可以「光秒」定義距離,
例如:1公尺可以被定義為光在0.000000003335640952秒所行進的距離。
如果宇宙時空站在不同角度來看,常識裡面認為的靜止,可能其實才是移動的一方,反之亦然,
這讓我想到,目前我國法院實務認為時間、空間只有唯一絕對認定標準,
甚至對於所有事情都非常主觀認為「凡A發生,依社會通念經驗法則判斷,代表B必然發生」,
這樣的判斷基準有沒有可能流於武斷?有沒有可能世事萬物根本不是這麼絕對必然、不可逆的發生?
●「法學方法論之探索」看到第150頁,然後很慎重覺得應該認真學法學英文或日文,
國內原創法學書籍太少,不少都是翻譯外國法學,如果有能力直接閱讀外國法學書籍,肯定可以學更多。
真心覺得此書完全是神書,法院應該購買楊仁壽院長的「法學方法論之探索」,分送給每一位法官詳讀。
書中不僅精闢分析我國法官與日本法官的區別,並詳細闡述「法匠」與「活用法律的審判者」具天壤之別。
● 在聯合文學看到一篇「文學一般的戀愛」,是男生描寫告白前的心情,寫得很平淡卻真實得讓人會心一笑。
● 由德意志思想、納粹歷史發展而來的「防衛性民主」,白話就是「我不寬容對別人不寬容的政治主張」。
2017.03.09
●羅爾斯的「正義論」,是為了反對Jeremy Bentham的「功利主義」而作。
羅爾斯認為功利主義判斷一種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是以「能否最大限度增加絕大多數人的快樂」為斷,
完全忽略「質」的因素,僅以「快樂計算法」來計算「功利」或「快樂」的總量,難免過於偏頗。
個人覺得很諷刺又好笑的例子是:當10名惡少輪流強制性交1名婦女時,
該10名惡少的「快樂的總量」,想必大於1名婦女痛苦的總量吧?難道此種行為也可以被判斷為有道德嗎?
2017.03.02
●喜歡陳雪的文字,特別是《開向世界的窗口》一文中,對於愛的深刻描述:
「我很早就發現我無法與她生活在一起,很早就知道我們之間有著巨大的落差,
但我害怕失去那個『每天都會接我電話』的對象,那個除了戀人誰也不會給你的特權,
好像只有戀人有無盡的耐心、有一種不成文規定,要對你噓寒問暖,
會接受你各種情緒的發洩,會持續的關心你,她必須成為孤獨的你『開向世界唯一的窗口』,
很久之後,我才知道那樣的關係有多可怕,而必須要找一個『開向世界唯一窗口』的我,
其實還沒有準備好、也沒有能力去愛人。」
● 真的很喜歡陳雪表達的意境:「去找尋那個你在他身邊可以自由呼吸、自在地生活的人,
去創造一份真心喜歡跟對方在一起,也喜歡與對方在一起時的自己、那樣對等的關係。」
2017.02.23
●前最高法院院長楊仁壽寫的「法學方法論之探索」,實在太美妙了, 我無法用文字描述我讀到的驚艷,
而是很深刻感受到一股「腦神經活動被啟發的喜悅」,立刻上網購買他的3本相關著作好好拜讀收藏。
2017.02.18
●「假性孤兒」沒有我想像中好看,花1小時大略翻一下就知道作者想表達的情感缺失父母、內求型人格。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是我的最愛,雖然老佛動不動就把行為牽扯到"性",但許多理論滿有趣的。
2017.02.07
●「國家賠償法」根本就是國王的新衣,不過我滿喜歡葉百修大法官、廖義男大法官寫的書,相對清楚。
●「夏目溯石」寫的「心」是典型自白式小說,但我不太明白他對「老師」的莫名情感依賴從何而來。
2017.02.04
2017.02.01
●「法學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讓我有點小失望,畢竟是翻譯德國教授的二手思維。
確實如德國古老諺語所述「翻譯後的文本就像人,美的不好,好的不美」。
2017.01.28
2017.01.25
2017.01.19
●畢氏定理的發現者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主張:正義就是某數自乘,a*a=a平方就是正義,超有趣。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提出的「交換正義(算術正義)」、「分配正義(幾何正義)」,最近很常聽到。
●我個人最喜歡羅爾斯的正義兩原則,特別是第二原則中的差異原則,完全講出我一直想講的:
1.第一原則是「自由權平等原則」,就是認為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
2.第二原則認為社會及經濟不平等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 「機會均等原則」:這個原則太理想化了,若看過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寫的「財富大逃亡」,
就可深刻體會這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真正實質的機會均等,每個人的機會實質上受到身處的
國家、社會、家庭背景、父母教育程度、成長環境、經濟能力,而衍生出近乎與生俱來的
健康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知識不平等、財富不平等。很遺憾,事實確實是很殘酷的。
(2)「差異原則」:就是使社會中處境最不利的成員獲得最大利益,這不就是憲法第7條嗎?
我目前淺薄想法是,「差異原則」能否成為支持婚姻平權的理由之一?但總覺得邏輯上怪怪的,
畢竟婚姻平權不是「使弱勢族群獲得最大利益」,而是「無任何差別,不應有任何歧視跟區隔」,
比較像是讓少數人原本被剝奪或限制的權利,「透過正當法律程序重新歸還(或賦予)權利」。
完了,我憲法好爛,書讀太少,沒有充足的知識可以支撐自己的立論基礎,純粹只能胡扯。囧
2017.01.16
2017.01.14
●「桶中之腦理論」剛好與我前幾天思考全身麻醉衍生的疑問相同,人如何確定自己不是做夢,而是真實存在。
留言列表